close
四庫全書將中國的書籍分為四大類:
經、史、子、集
那麼"經"是什麼? 什麼樣的東西會是所謂的"經"?
其實經的解釋已藏在你我的口耳之中。
頻率副詞中有一詞稱"經常"。可見"常" 與 "經"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能稱為"經"的著作,其實就是在闡示一種恆常不變的道理。不變的根本即是作學問與處世中最重要的,這也是為什麼古代讀書人一定要懂經在說些什麼,因為經是治學的基礎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集,即是文學著作。
當中最要解釋的就是詩經和楚辭。一個代表著北方,另一個代表著南方。
在高中的國文課,一定會交代詩經的寫作風格敦厚樸實;楚辭風格則是浪漫。
為何寫實?為何浪漫?(我想很多高中老師都沒有交代得很清楚~)
其實這與天氣有著密切的關連。
南北方相比較,南方因為相對緯度較低,氣候暖再加上水氣豐沛,農作物自然物自然長得好又多,食物的來源較不匱乏(即便懶散,隨意自耕自足也是養活得了自己)。而北方卻無南方這種條件,為了生活的基本需求,北方人認命的工作,個性也偏向務實,這一點說明了北方作品為何敦厚樸實的緣故了。
浪漫與什麼有關呢?
是”水”的關係,南方有大湖且水氣重,行人視線濛濛,自然文章的風格也會趨向於浪漫唯美。
由此可見氣候對於文學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。
全站熱搜